首页
/
戏曲动态
/
戏曲介绍
/
戏剧介绍
曲艺介绍
民族民间民歌介绍
名家介绍
/
戏曲文化
/
曲谱
乐器
唱词
文献
戏曲风采
/
戏曲表演
曲艺表演
民族民间民歌表演
戏曲讲堂
戏曲普及
名作赏析
//广西地区各类曲艺介绍: 渔鼓、丝弦、祁剧、清音、扬琴、金钱板等
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
曲艺介绍
Introduction to Quyi
戏剧介绍
曲艺介绍
民族民间民歌介绍
渔鼓
渔鼓,又称道筒、竹琴。简板,又称简子。流行于湖北、湖南、山东、广西等地区。宋代已出现,见苏汉臣所绘《杂技孩戏》画面中(中国音乐史图鉴》1V——9)。明代王圻《三才图会》载:
丝弦
丝弦有名弦索腔、弦子腔,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,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。剧种起源于明末,其声腔元、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。丝弦与清嘉庆年间湖南、山东、广西等地区。
零零落
零零落是广西代表性的曲艺之一,以桂林方言为演唱基础,流行于桂北一带的曲艺形式。它具有一人多角、轻便灵活、反映现实快等特点,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。
弹词
弹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。流行于中国南方的用琵琶、三弦伴奏的说唱文学形式。它起源于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词话,开始出现于明中叶,至清代极为繁荣,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、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。它由说、噱、弹、唱等部分组成,唱词以七言句为主,间有三言衬字。其作品多为长篇,每次开说前往往插上一段开篇,相当于话本中之入话,供演唱者定场试音之用。弹词多用第三人称叙述,文字浅近,语言上有“国音”和“土音
广西大鼓
鼓曲类鼓词分类曲种,原名桂林大鼓,形成于1962年。讲究架子功,表演潇洒利落,刚柔有致。长于演唱“武段子”。基本曲调由旧时乞丐所唱“千家赞”演变而来,又从“桂林弹词”等曲种音乐吸取精华,逐步形成有独特风格、联曲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综合曲体。其中无板眼节奏的讲唱韵白曲调,似唱非唱,似讲非讲,讲唱结合,浑然一体,很有韵味,极富特色。
首页
上一页
1
下一页 >
末页 >>
友情链接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
中国戏曲网
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
四川音像出版社
地址:
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朝阳路15号
Copyright©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桂ICP备 18008648号-2
桂公网安备 45030502000513号